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 结、直肠癌
编号:47940
结直肠癌分子分型与精准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0月12日 医药卫生报 2023.10.12
     □徐紫光

    结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结直肠癌传统病理学是依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及分化程度进行诊断的,主要分为腺癌、黏液癌、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

    临床研究中发现,结直肠癌传统的病理学分型无法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同样的病理类型、同样的病理分期、同样的治疗方案,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可能完全不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为分子病理分型可能是解决目前传统病理学分型不足的关键。

    2015年,基于肿瘤基因表达谱,对结直肠癌的分型重新进行了定义和分类,这就是结直肠癌早期的分子分型。后来,经过不断研究和完善,衍生出几种与临床治疗关系密切的分子分型方式,包括基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关键通路的分子分型、基因模块分型、共识分子亚型分型等,为结直肠癌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目前,共识分子亚型分型是绝大部分专家认为的较有说服力的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系统,会成为未来临床分型和靶向治疗的基础。共识分子具体分为4种不同的分型,包括免疫活化型、经典型、代谢型、间质型。这种类型的分子分型克服了传统分型的诸多弊端与不足,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较为精确的指导意义。

    其中,经典型的结直肠癌患者是4种分型中占比最多的,约占37%,主要特点是信号通路的下游靶点APC(肿瘤抑制基因)和TP53(17号染色体基因)高频突变。经典型的结直肠癌患者一般预后较好,患者对靶向治疗较为敏感,但是对免疫治疗不敏感。

    免疫活化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在4种分型中约占14%,这种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一般,对靶向治疗不敏感,但是对免疫治疗较为敏感。

    代谢亚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在4种分型中约占13%,其分子特点是染色体不稳定通路和显著的代谢异常特征,这种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比免疫活化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好,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均不敏感,治疗多以化疗为主。

    间质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在4种分型中约占23%,其分子特点是染色体不稳定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上调以及血管生成异常。这种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最差,对常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均不敏感,以抗血管生成的广谱靶向药物治疗为主。

    尽管目前结直肠癌分子分型尚未有统一标准,但临床上已有一些分子标志物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分子检测方法包括荧光定量PCR法、荧光原位杂交法、一代测序法、二代测序法等,这些检测方法使得结直肠癌分子分型检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